每日阅读

导航菜单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正文

饱受英国侵略却成功控制美国政治,爱尔兰人为何对英国人恨之入骨?

阅读:57

饱受英国侵略却成功控制美国政治,爱尔兰人为何对英国人恨之入骨?

这要从爱尔兰历史变迁说起。英国从17世纪就开始实施对爱尔兰的侵略和殖民统治,在过去数百年中,英国人一直在控制爱尔兰社会和政治,使得爱尔兰人长久以来都有抗争和反抗行为。此外,英国政府还实行了土地改革、种族灭绝、强迫移民,这些行为增加了爱尔兰人对英国人的仇恨,以至于现今爱尔兰人普遍憎恨英国人。

早在2016年全民公投后,英国就开始宣布“脱欧”,到现在这么多年了,首相换了三位,竟然还没“脱”干净。要说为什么英国“脱”的这么费劲,相关谈判议题上,除了涉及服贸、关税方面的复杂内容外,当属领土争端了——英国领土北爱尔兰和独立国家爱尔兰之间的边界问题。

爱尔兰是欧盟成员国,英国脱欧后,爱尔兰与北爱尔兰间边界将关闭,重新设置繁琐的岗哨。很显然,这会对两地间日常的货物、人员流通造成极大障碍,甚至可能毁掉爱尔兰过去数十年间来之不易的和平,再次引发冲突暴力和种族、宗教仇视。


实际上,差不多有五百多年的光景,爱尔兰原本就是英国版图的一部分,官方用语也是英语,甚至,在“日不落”时代,一些上层爱尔兰人还曾经为大英帝国英勇的开疆拓土、冲锋陷阵,表现积极。

然而,总的来看,跟同样属于凯尔特人种、信仰天主教的苏格兰人比,爱尔兰人的离心力要强了太多,至今仍对英国人不抱好感,更有爱尔兰激进组织,一个多世纪以来,坚持针对英国人搞事情,以至于被英政府定为了恐怖主义组织。

比如,印巴分治的主要操刀人,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英国皇家海军元帅——大名鼎鼎的蒙巴顿伯爵,就是在和家人在湖面泛舟游玩的时候,被爱尔兰激进组织暗藏的炸弹炸断了双腿,重伤不治,在极度痛苦中离世的。

(电视剧《王冠》中,还原的蒙巴顿元帅的国葬场面)

爆炸发生的当晚,1979年8月27日夜,爱尔兰共和军就公开声明对此事件负责,他们把暗杀蒙巴顿的行为形容成是“执行死刑”,认为自己干的不算“暗杀”,而属于一种“正义的审判”。


其实,说到底,双方积怨之所以这么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爱尔兰被强行并入英国后,英国人从来就没有把爱尔兰民众当自己人,照搬了殖民地的那一套,把爱尔兰人踩在脚下,看成了二等公民。

毕竟,虽然苏格兰和英格兰人种和宗教也不尽相同。但贵族圈子和王室血统方面,双方都沾亲带故的,比如,终身未婚的伊丽莎白一世死后,她的大外甥,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就继承了英格兰王位,两家并为了一家。

而爱尔兰呢,从来跟英国就不是一家人,血统上也很难扯到半毛钱关系。

从历史上看,隔海相望的而两地,很长一段时期里,基本上是各过各的,并没有什么太大交集。

爱尔兰岛上的居民是凯尔特人,信仰一种神秘的原始宗教,英格兰则为盎格鲁萨克逊人,都是基督徒。

直到公元5世纪,有个叫做帕特里克的英格兰牧师冒险上岛传教,正如前面说的那样,此时的爱尔兰居民还信仰着原始宗教,对于基督教并不感冒,原本打算用石头直接砸死他。

紧要关头,机智的帕特里克随手抓起身旁的一串三叶草,用他那生动活泼的演说技艺,慷慨激情的讲解了三位一体的基督原理。

没成想......剧情反转了,他马上被岛上居民奉若神明。

此后,天主教深深扎根于爱尔兰,成了爱尔兰至高无上的国教,三叶草也被认作了爱尔兰的民族象征。还有这位帕特里克牧师,被爱尔兰人供奉为“圣帕特里克”。

后来的大英帝国国旗中,代表爱尔兰/北爱尔兰的那个红叉,就叫做“圣帕特里克十字架”,和代表英格兰的“圣乔治”,代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一起组成了当今这个米字旗。

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源自英格兰的宗教,为今后的爱尔兰问题埋下了巨大隐患。

公元12世纪,英格兰首次攻入爱尔兰,但并未能建立起稳定的统治。

公元1542年,著名的杀妻狂人英王亨利八世自封为爱尔兰国王,开始了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

也就是从这时起,笃信天主教的爱尔兰人和改信新教的英格兰统治者,开始了历时近五百年的压迫与反抗。

所以,我们看到,整个近代的大英帝国,全称叫做“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注意,没有现在这个“北”字,因为,当年的王国疆域,包含了爱尔兰全岛。


正如前面说的那样,在英格兰人眼中,爱尔兰人就是“异教徒”、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卑贱族群,属于自己的奴役对象。因而,几个世纪以来,苛捐杂税和各种徭役名目众多,甚至连住宅的窗户开多了,也得交所谓的“阳光税”。而且,不管伦敦的朝廷由谁掌权,持续移民至此,以各种形式兼并爱尔兰人的土地,一直属于英政府的基本国策。

像带有部分爱尔兰血统的阿瑟·韦尔斯利——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虽然出生在爱尔兰,但属于信奉新教的英国贵族后代)

再加上天主教和新教徒之间的巨大隔阂甚至是互相仇视,即便当了好几个世纪的大英帝国公民,爱尔兰人依然没能产生对英国的归属感,英国那边更是没真正把爱尔兰民众当成过自己人。

到了1845年前后,爱尔兰半数以上的土地,几乎都被英国贵族、庄园主和新教徒们占有。

也就是这年,爱尔兰爆发了“土豆大饥荒”。原本多山地的爱尔兰,正是靠着这个从北美洲传来的农作物,养活了大量中下层人口。土豆,几乎成了爱尔兰农民们唯一可以依赖的食物。

当年,一种叫做“晚疫病菌”席卷了爱尔兰全岛,马铃薯绝收,进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大饥荒。

小弟有难,大哥理应伸手援助。可恰恰相反,危急时刻,英国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而将从美洲进口,停靠爱尔兰港口的粮食作物悉数运回不列颠岛,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怜悯之情。

同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为了向西方国家示好,曾经高调宣布,将对爱尔兰提供1万英镑作为援助。但维多利亚女王却马上向他提出,只捐1000英镑就好。

原因是——作为英国女王,她仅向灾区捐赠了2000英镑,一旦外来援助比自己捐的还多,会损害英帝国的声誉。

于是,阿卜杜勒只好只捐助了1000英镑。但随后他派出三大艘装满谷物、种子、食物等物资的船只援助爱尔兰。

这些粮食谷物被英政府接受后的下落,就不得而知了。

据说,大饥荒中,英国人还刻意在新教教堂门口施粥,以羞辱坚持天主教信仰的爱尔兰人....

这场饥荒从1845年持续至1850年,饿死了爱尔兰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另有近三分之一的爱尔兰人选择了逃荒国外,目的地大多是以美国为主的北美洲,全岛人口数量从巅峰时期的800万,下降至400万,时至今日,爱尔兰人口也没能回到瘟疫之前的数量。

如此人命关天的血仇,搁到哪个民族,也咽不下这口气,对吧。

大饥荒后,爱尔兰独立运动此起彼伏,但都无一例外遭到了英政府的强力镇压。

至此,爱尔兰独立运动和英国政府,陷入了“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英剧《唐顿庄园》中的三姐夫——爱尔兰司机出身的汤姆·布兰森,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个非常激进的爱尔兰独立分子,还曾经试图放置炸弹搞暗杀,随着剧情发展,竟然一步步的被伯爵一家子给“同化”成了英国贵族)

到了20世纪初,在英国被一战整得焦头烂额之际,1916年4月,爱尔兰共和军发动了“复活节起义”,但很快遭到了英国政府的血腥镇压。

一战结刚结束的1919年,又爆发了爱尔兰独立战争。经过两年之久,最终双方停火,1921年,签订了《英爱条约》,并于次年生效。从此,爱尔兰取得了部分自治权限,但仍归属于英联邦,但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

(电影《风吹麦浪》演绎的就是这段历史)

二战后的1949年4月,在和英国谈判达成一致的前提下,爱尔兰宣布废除君主制,脱离英联邦,成立共和国。

与此同时,爱尔兰北部六郡依然归属英国,英国国名也正式改成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当然,这也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几百年来,英国人一直在向爱尔兰岛北部地区源源不断的输入英格兰新教徒。所以,在岛的北部地区,以新教徒为主的英格兰人属于多数派,他们自然心向英国政府。

这引起了爱尔兰共和军的不满。正从那时候开始,爱尔兰共和军公开宣布拒绝放弃武装斗争路线,要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恐怖袭击等暴力手段来实现全岛的“南北统一”。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爱尔兰共和军先后策划了多起带有恐怖袭击性质的暴力事件,有针对普通英国民众的袭击,也不乏瞄准名人政客们的暗杀活动。比如前面提及的1979年蒙巴顿被炸事件;1984年的时候,还曾在英国的保守党大会上埋设炸弹,企图暗杀撒切尔夫人。

这次恐袭当场炸死五人,撒切尔夫人因为走的及时,幸免于难。

(当年爆炸现场)

对于爱尔兰共和军,别说英国方面把它定性为了恐怖组织,就算是爱尔兰官方政府,也早就宣布将其取缔,并进行着长期打压,但因为其强大的海外背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一直保持着生生不息的状态。

爱尔兰共和军的活动在1992年达到了巅峰…全伦敦上下,一年总共发生了38起炸弹袭击事件。

发展到这一步,过于激进的爱尔兰共和军,早已经成了英、爱双方和平稳定的共同威胁。

直到2005年,在国际社会的调解和斡旋下,爱尔兰共和军才正式下令停止武装斗争,加入北爱尔兰和平进程。但近些年来,仍然不时会传出有关疑似爱尔兰共和军指使的爆炸袭击事件。

(某次爆炸现场)

不容乐观的是,随着英国脱欧带来的一系列风险,未来北爱的走向,仍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最后,再简单说说美国的爱尔兰族裔。

在美国,如果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分开计算,德裔则一直属于美国最大的族群,而紧随其后的,则是那庞大的爱尔兰裔族群。像肯尼迪家族、拜登总统这种纯血的爱尔兰+天主教徒外,带着爱尔兰血统的美国总统还有尼克松、里根、克林顿、布什父子、奥巴马等等。

跟德裔美国人比,爱尔兰裔人口虽然量大,但却被长期边缘化,进入上流社会的过程,非常艰辛。

毕竟,主导美国社会和话语权的,还是那帮欧洲新教徒的后代。

爱尔兰移民大多都是宗教观念极强的农民和城市贫民,“逃荒”到的新大陆。

甚至连号称“美国唯一的王室”的肯尼迪家族的先人——帕特里克·肯尼迪,也是在1845年的“土豆大饥荒”中,乘坐便宜的“棺材船”来美国碰运气的。

他们虽然缺乏城市谋生技巧,但人口生产能力却相当强,还特别喜欢集群,随便在哪定居,都能一跃成为当地的多数族裔,给人带来巨大观感冲击和心理压力,再加上白人鄙视链里固有偏见,很容易让人对他们产生轻贱之感。

于是,美国底层的脏活累活全都包给了他们,爱尔兰移民的生存环境非常差,处处被侮辱和歧视,成了北美白人里的“贱民”。

(《双面格蕾丝》剧照。19世纪的加拿大,对爱尔兰人也充满了歧视和偏见)

不过,很多诸如肯尼迪家族的爱尔兰移民们,通过几代人的奋斗,也能最终跻身于上流社会。但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精英阶层看爱尔兰裔,往往还会带着些有色眼镜。

比如,跟罗斯福总统关系非常要好的老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爸爸),在1930年代,曾被先后任命为全美证券委员会主席和驻英国大使。即便身居要位,但私下里,还是有人会拿“一个种土豆的爱尔兰天主教徒”来嘲笑已经进入美政府“核心决策圈”的老肯尼迪。

直到二战后,很多爱尔兰家庭趁着产业革命,跻身于新兴的美国中产阶级群体之中,革新了族群面貌。也正是从此时开始,爱尔兰人逐渐摆脱了“没文化”、“犯罪分子”这类的人设,各种对于他们的排挤和歧视,进而随之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因为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完全是冷血与冷漠的,与苏格兰的王室合并和威尔士的完全同化不同,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相当血腥和残酷。

一是,爱尔兰与英格兰差异很大,而且比较弱。

爱尔兰人是属于凯尔特人种,而英格兰人属日耳曼人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英格兰人信仰新教,而爱尔兰人信仰天主教(宗教问题依旧是北爱尔兰主要问题之一)。

三叶草是凯尔特人的标志。

在不列颠岛屿上的凯尔特人中,威尔士和苏格兰都是反抗力量一直比较强,威尔士文明程度不逊色于英格兰,再加上赫赫有名的威尔士长弓手等,英格兰对威尔士采取的是怀柔加同化策略,威尔士当地贵族有相当大的自治权力。

亚瑟王传说来源于威尔士民间传说。

而苏格兰更不得了,英格兰穷尽几百年始终无法征服,最后是苏格兰的斯图亚特王朝入主英格兰,两大王国成为共主联邦,才开始逐渐进入联合王国的状态。

苏格兰反抗英格兰的民族英雄,威廉 华莱士。

而相比较下,爱尔兰由于长期分裂,历史上其反抗力量太不值得一看了。从5世纪开始爱尔兰人遭受多次入侵,岛内各部落之间也是混战不断。英格兰人讥讽爱尔兰人为“Meere Irish”,意为“肮脏、粗暴、野蛮”。

第二: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统治,促使了爱尔兰民族意识的觉醒

1155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Henry II, 1154-1189年在位)以“重建爱尔兰社会秩序”和“荣耀上帝”的冠冕理由,从教皇阿德利安四世(Adrian IV,1154-1159年在位)那里取得爱尔兰的最高宗主权。之后,他于1171年率领4万大军登陆爱尔兰,大多数爱尔兰教士站到亨利一边,主教会议也宣布效忠教皇,并遵守罗马教会的宗教仪式。这样,通过军事与宗教的双重征服,爱尔兰被纳入到英国和罗马教会的治下。不过,那个时期,爱尔兰还是比较和平的,英国国王只是取得爱尔兰名义上的统治权,其在爱尔兰的统治区仅限于都柏林周围,大部分领土还是属于爱尔兰当地贵族统治。1450年,爱尔兰局势图,红色为英国国王领地。

一直到400度年后,英国对爱尔兰的大规模移民和殖民活动开始,爱尔兰进入苦难时期。从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时期开始,英国采取“没收与殖民分头并进,双管齐下”的方针向爱尔兰内陆扩张,扩大了英国人的统治基础。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继续推行“先缴后赐”的土地政策和宗教改革,然而土地和宗教的双重矛盾最终激起了爱尔兰人汹涌的起义浪潮。伊丽莎白女王一边血腥镇压起义,一边鼓励英国人向爱尔兰移民,使爱尔兰成为了英国殖民事业的“实验室”(Laboratory)。1585年后,伊丽莎白女王政府又制定了一个在芒斯特(Munster)地区重建“东南英格兰世界”的计划,殖民活动进入高潮。女王政府将这里的土地封赐给35名领主和大约2万名士兵,并推行英格兰式的农业耕作方式。至16世纪末,约有12000名殖民者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对爱尔兰的再征服行动在1603年“九年战争”结束后完成,英国第一次真正的把爱尔兰全面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其中,对爱尔兰北部的殖民计划为今日的北爱尔兰问题埋下伏笔。

斯图亚特王朝延续了都铎时期对爱尔兰的殖民和宗教改革的政策。詹姆斯一世入主英国后,掀起第二轮殖民爱尔兰的高潮。在政府的鼓励下,大批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殖民者迁往爱尔兰,大量爱尔兰本地人被迫离开家园,被赶到西部的贫瘠地区。1610年,詹姆斯一世政府又颁布“殖民地条例”,将厄尔斯特地区(Ulster)的50万英亩田地赐给殖民者。在1610至1640年间,仅苏格兰人就有约4万人前往厄尔斯特。

此外,宗教改革带来的宗教冲突开始蔓延。亨利八世率先在爱尔兰强制推行宗教改革,但爱尔兰人捍卫天主教信仰的坚定决心使改革计划严重受挫。对于大多数爱尔兰人来说,“爱尔兰是教皇的采邑,英王的权力只是缘于当年教皇阿德里安的赐予”,因此,他们坚持效忠教皇,拒绝改变信仰。正如爱尔兰学者柯蒂斯所说:“心向西班牙和教皇是爱尔兰的普遍现象。”尽管如此,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血腥的征服政策还是使爱尔兰在形式上成为了新教王国。丘吉尔不无同情地指出,从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开始,“爱尔兰的苦难之中又增添了宗教信仰方面的致命分歧”。总之,都铎时期的征服和强制推行宗教改革的政策成为延续至今的天主教与爱尔兰问题的引火线。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和宗教信仰,由盖尔人和早期英国移民开始激发了反抗意识,爱尔兰民族真正开始形成并觉醒。

第三:英国对反抗的爱尔兰的残暴统治堪比对非洲黑奴

在爱尔兰民族意识逐渐觉醒的时候,英格兰对此不闻不问,甚至变得更加变本加厉。在这种背景下,爱尔兰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克伦威尔的爱尔兰大清洗发生了。

1641年,爱尔兰当地氏族领袖罗里 奥摩尔为首的爱尔兰人,乘英国革命之际,举行起义,1642年起义的浪潮席卷全岛,起义的爱尔兰人和天主教徒成立了自己“天主教联盟”,到1643年宣布独立。

克伦威尔

到1649年,英国内战结束后,克伦威尔开始组织远征军,经过三年的征战,镇压了爱尔兰起义,并开始非常血腥的“爱尔兰大清洗”。总共不到150万的爱尔兰人口,死亡高达50万4千人

经过克伦威尔的清洗,整个爱尔兰沦为英国的的奴隶。1652年英国驻爱尔兰军队的外科医生这样总结,英国新教徒和教会占有全部土地的3/4;全部房屋的5/6;有城墙的城市和设防地点房屋的9/10;国外贸易的2/3;爱尔兰人6/8有过着畜生一样的极为恶劣的生活,住的是没有烟囱、门、楼梯和窗户的小屋(窗户也是收税的)。

不仅如此,从那时候开始,将起义失败的爱尔兰人卖为奴隶开始成为英国镇压爱尔兰人的基本政策。在克伦威尔大清洗时期,超过10万名10至14岁以下的爱尔兰儿童与父母分离,并被卖为奴隶,卖到印度、弗吉尼亚州和新英格兰。 在这十年间有52000名爱尔兰人(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被卖到了巴巴多斯和弗吉尼亚州。其他30,000名爱尔兰男子和妇女也被以高价运输和出售。

许多人避免说爱尔兰人是奴隶, 他们用"契约工人"一词来描述爱尔兰人。 实际上,在17和18世纪以来,爱尔兰的奴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作为商品贩卖。因为与同时期非洲奴隶相比,爱尔兰的同龄人坚定不移的信奉天主教教义,因此令人讨厌。

而且非洲奴隶在1600年价值很高(50英镑)。相比之下,爱尔兰奴隶更加便宜(不超过5英镑)。 如果种植园在爱尔兰奴隶身上烙印,或爱尔兰奴隶死亡,不被视为犯罪。 虽然这会使财政上遭受巨大损失,但还是比杀价格更昂贵的非洲人要少的多。

最后英国人发现使用这些妇女多赚钱的最佳方式:定居者开始利用爱尔兰妇女和女童(大多数甚至不到12岁)与非洲人相结合,以此改变奴隶的外貌。 新的"黑人白人混血的"奴隶将会比爱尔兰人带来更多利润,此外,定居者赚到更多的钱用于购置新的非洲奴隶。

英国继续对成千上万爱尔兰人民进行奴役超过了一个世纪。 据目击者说,在1798年爱尔兰叛乱以后,成千上万名爱尔兰人囚犯被卖到了美国和澳大利亚。

如此残暴的政策,你指望爱尔兰人会对英国侵略者会产生一丝好感吗?

最后:爱尔兰大饥荒,彻底的失去了爱尔兰

由于大部分的爱尔兰土地都集中到英国殖民者手中,所有爱尔兰人都变成英国地主的租农,要承担繁重的租金和税金。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加大税收弥补财政亏空,爱尔兰农民缴纳完之后所剩无几,最后马铃薯是19世纪爱尔兰人赖以维持生计的唯一农作物。

根据184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爱尔兰人口超过800万,三分之二的人以农业维持生活,加上爱尔兰家庭的孩子可以继承土地,导致人均可用土地面积越来越少,所以只有种植土豆来养活他的家人。到1845年,爱尔兰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二百万亩。在农村,农业工人的日常消费的土豆量是6.3公斤,10岁以上的儿童和妇女是5公斤,小一点的孩子的消费是2.3公斤…马铃薯喂饱了农民,使爱尔兰人口飙升到1845年的830万人因此爱尔兰对马铃薯高度依赖,这也为出现饥荒种下了隐藏的危险。

英国的恐怖的殖民掠夺和大规模的征服,致使爱尔兰农民陷入极端贫困之中,这时候,英国正处于英国历史上辉煌的维多利亚时期,并且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然而,在面对爱尔兰前所未有的大饥荒情况下,英国政府反却只做了有限努力,对这场空前的大饥荒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在1847年夏天,人们收获了没有病害的马铃薯,许多观察家就此认为,饥荒结束了,现在的爱尔兰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恢复,所以在1847年底,英国政府以为完成了救济工作,反应迟缓,保持乐观态度,任由饥荒继续恶化和进一步加剧。事实上,马铃薯植株不多,收成依然是少得可怜,爱尔兰岛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苏,饥饿和疾病依然存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英国政府不但没有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甚至还阻碍有效的捐助。有这样一件事情,在饥荒的1845年,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 迈吉德一世宣布会对爱尔兰农民以一万英镑作为援助,但维多利亚女王却请求他只提供1000英镑,这是为什么?有外在力量提供支援不好吗?原来这只是因为她自己仅向灾区捐赠了2000英镑。

到1845年底,马铃薯的损失达到三分之一,1846年,有四分之三的马铃薯减产,灾害无可避免地扩散到爱尔兰全国。在灾难最严重的时候,爱尔兰不仅没有得到英国政府的救援,而且一直还在出口粮食到英国。可怜的爱尔兰人,因为他们没有钱买食物,只能默默承受、坐以待毙。因此,英国政府的法律和措施直接使这场自然灾害发展成人为灾害,换句话说,爱尔兰饥荒是一场人祸,是“政治灾难”。

面对大饥荒,政府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甚至阻碍援助,救灾物资迟迟没有到达最落后的地区。虽然很少人直接被饿死,但营养不良为致命疾病创造了条件。在大饥荒期间,饥饿和疾病交替肆虐,爱尔兰陷在痛苦的深渊。在这些疾病中,“饥荒热”—斑疹伤寒和黄热病,尽管后者情况较轻,但有更严重的症状,常常反复,这两种疾病是由虱子传播的。由于卫生条件差,它们迅速蔓延,所以饥荒创造了流行病传播的理想条件。

根据1851年的人口普查,爱尔兰的人口已经减少到660万。如果考虑到自然增长,总人口240万赤字,不容易区分迁移和死亡,但最近的研究表明,110万爱尔兰人死于饥荒。受害者都是穷人,尤其是身体虚弱的穷人,也有许多医生、教会和援助机构的成员,被流行病夺去了他们的生命。死亡大多发生在不到5岁的孩子和在4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中间,而且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

在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中,营养缺乏、全身浮肿、饿病质、肺病占有很高的比例。1847年初,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建立了一些治疗热病的临时医院,也招募了一批医护人员,但是仍然严重缺乏治疗斑疹伤寒和痢疾的药,以及将受感染的人员进行隔离的条件,加上收成少的可怜,饥饿和疾病依然肆虐。

早在大饥荒发生之前,移民已经开始,但自1846年底以来,移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十年后,有180万人离开爱尔兰,其中有超过100万人在饥荒期间移民,这也是最重要的19世纪人口流动之一。对于这些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年轻人,与其说是自愿移民,他们悲惨的经历不如说是逃离。移民不仅对爱尔兰,对移入国也有深远的影响。爱尔兰饥荒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给移入的国家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并逐渐影响到这些国家的文化、宗教和社会秩序。在最初的半个世纪中,当地人民是拒绝这些移民的,致使大饥荒中的移民很难进入主流社会,但是爱尔兰移民依靠自己吃苦耐劳,努力工作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逐步提升了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



=================================================================

下面很多种族主义者说的类似于人走地留,大不了再清洗之类的言论。却忽视了文中提到的关键的一句:“爱尔兰民族是由当地土著的盖尔人和早期英国移民形成的!”。英国并非没有多爱尔兰进行移民和同化,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早期英国移民转向当地人。

克伦威尔大清洗的目的在于土地,也就是说后面来的英国征服者们他们征服爱尔兰是为了发财,为了自己当地主,为的是当地爱尔兰人成为自己的佃农,而不是自己拿起锄头种地。这种情况下,同样被掠夺了土地,同样被沦为佃农的早期英国移民,自然走向对面。再加上宗教问题,新教与天主教的分裂,而早期英国移民去爱尔兰的时候,都还是信天主教的,对于一神教而言,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恶。英国与爱尔兰的矛盾,既是民族矛盾,又是阶级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没有任何可以调节的余地。

到了这个地步,单纯的种族的清洗都无法解决爱尔兰问题,除非再进行土地革命,让移民的佃农成为土地的主人,对于英国地主而言这对于爱尔兰独立更难以忍受,至少爱尔兰独立时,他们大不了转换身份成为爱尔兰人,还可以保有土地。

英国主要由4大部分组成,分别是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但是在1949年以前,肯定不会得到这样的答案。

这里的北爱尔兰,在1949年,要换成爱尔兰。为啥?因为1949年之前,爱尔兰是英国的一部分。从1949年4月18日开始,英国才承认了爱尔兰的独立。

不过爱尔兰的北部6郡,也就是后来的北爱尔兰,依旧属于英国的地盘。这就是为什么爱尔兰和英国之间一直不对付的主要原因。


一、爱尔兰人,主要是凯尔特人后裔。

罗马帝国时期,在罗马人眼里,北方各大民族全都是蛮族。其中比较著名的3大蛮族,分别是:斯拉夫人、日耳曼人以及凯尔特人。

斯拉夫人主要指的是东欧族群,他们如今也分成了3大分支,分别是:

  1. 第一,东斯拉夫人。他们主要居住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地。
  2. 第二,西斯拉夫人。他们主要居住在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地。
  3. 第三,南斯拉夫人。他们主要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也就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克罗地亚、波斯尼亚等地。

日耳曼人,这是如今西欧的主要族群。这帮人的居住范围就比较广了,因为他们一度曾经取代罗马帝国,成为西欧的主人。

如今的日耳曼人分成了很多分支,包括了哥特人、盎格鲁萨克逊人、萨克森人、法兰克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等等。

按照地理位置,大致上可以这么区分:

  1. 第一,东日耳曼人。他们主要包括了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等。
  2. 第二,西日耳曼人。他们主要包括了盎格鲁萨克逊人、萨克森人、朱特人等。
  3. 第三,北日耳曼人。他们主要包括如今的丹麦、瑞典、挪威、冰岛人。

其中盎格鲁萨克逊人,主要居住在英国。

凯尔特人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因为这个族群没能发展壮大,所以历史相对单一。他们如今主要居住在爱尔兰。

现在你明白了吧?其实英国人的主体是盎格鲁萨克逊人,只有很少一部分凯尔特人。而爱尔兰的主体则是凯尔特人,他们两家压根就不是一个人种。不是一家人,又何必强行待在一起呢?


二、凯尔特人被盎格鲁萨克逊人欺负惨了。

最早跑到英格兰居住的人,其实就是凯尔特人,他们与当地的土著逐渐融合,过着安稳的小日子。也就是说,英国有一段时间,是凯尔特人在当家做主。当然了,这段历史有点儿远了。

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法国也成了凯尔特人的主要聚居地。当时法国、比利时等地的凯尔特人,被罗马称之为高卢人。

公元前385年,凯尔特人主动南下,在罗马城烧杀抢掠了一番。这可把罗马人给搞惨了,从此以后凯尔特人就上了罗马人的黑名单。

因此到了公元前59年,凯撒掌握罗马军权以后,主动找凯尔特人报仇雪恨。凯撒不仅攻占了凯尔特人的核心地区高卢,而且还斩杀了100万凯尔特人,顺便俘虏了100万凯尔特人为奴。

从此以后,凯尔特人在欧洲大陆上就熄火了。


但是刚才不是说了嘛,还有一部分凯尔特人,渡过英伦海峡,来到了英国定居。这帮人在英国倒是过着不错的小日子。

可偏偏到了公元43年,罗马帝国开始北伐,花了3年时间,终于征服了英格兰岛。当地的凯尔特人可就倒了血霉了,一部分人被诛杀,一部分人做了奴隶,还有一部分人则躲到了深山老林之中。

不过苏格兰和爱尔兰,依旧还有大量凯尔特人居住。等到公元407年,罗马帝国衰败了,英格兰岛又回到了凯尔特人手里。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盎格鲁萨克逊人什么事儿。

到了公元449年,盎格鲁萨克逊人似乎意识到了英伦三岛的美妙之处,因此果断渡过海峡,花了100多年时间,终于征服了当地的凯尔特人,拿下了英伦三岛。

这100多年时间里,无数凯尔特人死在了盎格鲁撒克逊人手下。剩下为数不多的凯尔特人,要么成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奴隶,要么就是拒绝投降躲进了深山之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聚集在爱尔兰,抵挡盎格鲁萨克逊人的进攻。

这梁子算是结大发了,现在你知道了吧,爱尔兰的凯尔特人,是不可能原谅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杀了人家的人,抢了人家的地盘,这还得了?


三、爱尔兰的独立,来之不易。

公元795年,当凯尔特人盘踞在爱尔兰苟活的时候,北欧的维京海盗又来搞事情了。这帮人霸占了爱尔兰,定居在了都柏林,从此赖在这儿不走了!

这么一来维京人和当地的凯尔特人,其实在一段时间里,是逐渐融合在一起的。一直到了公元1000年左右,凯尔特人团结在一起,组建了一个国家,击败了都柏林的维京海盗。

不过这期间,英格兰的盎格鲁萨克逊人,也对爱尔兰这块地盘垂涎已久,他们看维京人不行了,所以表面上帮爱尔兰人赶走了维京人,实际上在办完这件事以后,他们就赖着不走了!

这下好了,长达100多年的战争再次打响。到了公元1169年,英格兰正式派遣大军入侵爱尔兰。爱尔兰表面上被征服了,实际上暗潮涌动,反抗不断。

总之一有机会,爱尔兰人就会起来反抗英格兰人的统治。只可惜这回他们再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统计,爱尔兰的凯尔特人,几乎被杀掉了40%左右,这才使得1541年,英格兰国王,兼任了爱尔兰国王。

从此以后,一直到20世纪初,爱尔兰都是英国的一部分。过去英国的全称“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这种征服,对爱尔兰人来说无疑是相当残酷的,历史再一次将仇恨的种子埋在了凯尔特人心目中,他们绝对不会原谅盎格鲁萨克逊人了。

所以说到了1916年,爱尔兰人实在是受不了了,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复活节起义。到了1921年,双方签订了《英爱条约》。条约中规定,英国允许爱尔兰南部的26个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可北边的6个郡依旧归英国所有,也就是现在的北爱尔兰。

很明显,爱尔兰人已经赢得了巨大的胜利。到了1937年,尝到甜头的爱尔兰人再次宣布成立独立的共和国,不过依旧属于英联邦。

到了1948年,爱尔兰彻底脱离英联邦,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独立国家。1949年4月18日,英国不得不承认爱尔兰的独立。从此英国的全称改成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强扭的瓜不甜,整个西欧,很少有哪个国家没有加入北约。爱尔兰就是独特的那一个,为啥呢?还不是因为北约里面,有一个他们十分讨厌的英国嘛!


总结:爱尔兰人到美国,反而打了个翻身仗。

当时爱尔兰人在整个英国的地位非常低,几乎和黑奴的地位相当。贫穷、饥饿、地位低下,使得爱尔兰人完全爱不上英国。所以他们想到了逃离。

从19世纪开始,爱尔兰人开始变卖家产,拖家带口远渡重洋,来到了美洲大陆。

  1. 第一代爱尔兰人在这里做苦力,虽然辛苦,但至少能养活一家人,而且稍微有点儿尊严了。
  2. 第二代爱尔兰人开始成为工人,他们辛勤工作,可以让家里人过得好点儿了,不需要再为饥饿烦恼。而且他们还有剩余的钱,供孩子读书。有些人甚至成了富豪。
  3. 第三代爱尔兰人里,开始出现大学生了。部分人还成了美国的高层,比如著名的约翰肯尼迪总统,其实就是爱尔兰人的后裔。

所以说,在英国,爱尔兰人花了几百年时间,都没有改变自身的命运。可到了美国,他们只用了3代人的努力,不仅让兜里有了钱,而且还争取到了不错的社会地位。

谁真有本事,就让美国的爱尔兰裔觉醒,多写些这方面的文章或言论,提醒他们过去的苦难,让美国的爱尔兰裔和英格兰裔互斗。目前美国的各族裔人口构成中,爱尔兰裔比例最高,达到人口总数的15%。美国的爱尔兰裔,如果你们有种的话,就应该为你们的先辈报仇雪恨,把英格兰裔赶出美国,再利用美国之力,把联合王国灭掉,报几百年来的被奴役被殖民的苦难。

标签

饱受英国侵略控制美国政治爱尔兰人英国人恨之入骨


相关文章列表

为什么当年的资本家要花钱请法国人把在美国的英国人赶出美国?

为什么当年的资本家要花钱请法国人把在美国的英国人赶出美国?

统治阶级没看懂法国人连敌人打到自己家门口,都不敢还击一下,还有胆子跑到美国去赶人?这是今古传奇第几回?美200年前还是移民之地,英、法、西班牙在美洲都有大量移民。在北美英、法舰队及军队都很强大,两国在...


如果美国完全能控制敌方在飞行中核武器的去返将对俄国有何影响?

如果美国完全能控制敌方在飞行中核武器的去返将对俄国有何影响?

美国海外就不需要派遣军队了。谁不听话直接灭了,谁攻击我让子弹、炮弹、飞弹都飞回去,从此美国没有敌对国家了……这是儿童动画片。一句话,就是核威胁、核讹诈、核战争破产。大鹅被肢解,世界从此太平,人们在没有...


【揭秘】英国糊弄美国!这一手最高明,反华最凶,对华合作欧洲最积极

作者:司马南频道 志远据媒体报道,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日前无端对中国泼脏水:中国对外号称爱好和平,然而却利用这一时期快速扩展军力。对此,英方敦促中方公开解释扩军备战的意图,这符合每个人的利益。否则,如...


英国把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了,印度人为何不恨英国,还和英国人关系很好呢?

英国把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了,印度人为何不恨英国,还和英国人关系很好呢?

印度人宗教意识强烈,又有种姓制度,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所以他们并没有统一的民族观念!英国人统治他们那么多年,末了还要把他们拆分开来,形成印度和巴基斯坦。而他们却不忌恨英国所为,归根结底还是他们并没有统一...


英国菜为什么被称为暗黑料理,非常难吃吗,那英国人身体为什么还那么棒?

英国菜为什么被称为暗黑料理,非常难吃吗,那英国人身体为什么还那么棒?

英国菜实际上只能说是单调乏味,除了仰望星空派之类,诡异的菜色很少,至于英国人的身体好,跟他们吃不吃英国菜没有太多关系。黑暗料理,也没那么可怕说起英国菜,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黑暗料理,可能压根儿没接触过...


美国研究:比脂肪危害更大的其实是低质量碳水,应该控制摄入的量

美国研究:比脂肪危害更大的其实是低质量碳水,应该控制摄入的量

60岁的林阿姨,在一次体检中确诊糖尿病,医生叮嘱她按时服药,配合生活调理,定期复查。林阿姨将医生的话牢记在心,每天按时吃药,可她......


友情链接